人物简介:杨洋,我院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,中共党员。2020年—2021年担任澳门棋牌通讯社分社新闻部部长;2021年—2022年担任澳门棋牌通讯社新闻部副部长;2022年—2023年担任澳门棋牌通讯社副社长兼新闻部部长;2020年—至今担任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团支部副书记兼班长。曾获2020—2021学年院“三好学生”、“十佳记者”、“优秀学生干部”、“军训宣传积极分子”“优秀迎新志愿者”称号;2022—2023学年获校级“百优共青团员”、院级“三好学生”“十佳宣传积极分子”、“十佳学生干部”、“十佳记者”称号。2020—2021、2021—2022、2022—2023连续三年院综合一等奖学金。
(通讯员 汤心仪 刘星雨 朱梵静)优秀没有定义,爱你所爱,无愧于己。”这是杨洋的人生态度。她始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即使身处逆境,也会迎难而上。在大学的时光中,她努力抓住每一次机会,去追寻自己所爱、所想。成长之路道阻且长,但时刻奔跑着的杨洋,跨越艰难险阻,奔向属于自己的彼岸。
上下求索,一往无前
高中理科成绩更好的她,为了有利于系统学习艺考而选择了文科,但最终还是以艺考差一分而与自己想去的学校失之交臂。但这些遗憾都未曾消磨杨洋的意志,反而不断磨砺自我。因为她始终相信,经历的一切都有其价值。杨洋释怀地说:“如果没有来澳门棋牌,说不定也不会有今天的我。”她结识了一群要好的朋友,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她们都会互帮互助、彼此鼓励、共同成长,她也很感谢在澳门棋牌遇到的每一个人。
不同的年龄阶段总会有不同的人生规划,杨洋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好像并不太适合做一个有深度的传媒人,于是她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——人民教师。然而,这也意味着她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新的事物,但她不后悔在即将毕业时,做了这个大胆的决定。相反,她很庆幸自己在毕业之际有了清晰的目标,到目前为止,仍在为其努力。
“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,只要你想,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。”现在的杨洋一边忙于毕业论文,一边工作,同时,还要肩负着考编的重任,她并没有退缩,反而更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。“一次不过,就考第二次!直到考上为止!”她深知这条路的曲折,依旧选择知难而上。
走过的每步路都算数,所以杨洋也不曾因新的选择而忽视专业的学习。“在准备毕业展映的时候特别焦虑,跟组、晚会宣传、新闻稿都需要她的参与,尽管很累,但她依然很怀念那段日子,怀念那段旅途中的每一段故事。
即使杨洋下定决心走上教师岗位,但她仍然想为自己的传媒之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实习时,她选择了湖南电视台,去到了几年前选择传媒行业的自己一直想去的地方。实习期间,勤奋的她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实习老师,给予她超越工作的,更为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这些经历都是无价的宝藏,铸就一个阅历更加丰富的杨洋。
行而不辍,厚积薄发
成长是不乱方寸、不慕浮华、不随波逐流,在通讯社工作的三年里,杨洋从稚嫩逐渐变得更自信,而心境的转变又进一步促进她变得更优秀,三年来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她大学中一段特殊的回忆。提及加入通讯社的初衷,杨洋陷入了回忆,往事往情历历在目:一份仪式感满满的录取通知、一颗勇敢尝试的心,她完成了与通讯社的双向奔赴,从此与新闻部结下不解之缘。
作为军训小记者初次接触新闻撰写,被退稿、一改再改,甚至改到凌晨是常有的事。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江洲学姐。“第一次出新闻真的很紧张,有些不知所措,那篇新闻稿写了很久很久,江洲学姐也一直在鼓励我。”学长学姐的鼓励和指引,成为了杨洋在通讯社成长的催化剂,而她也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表明——她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。竞选分社部长时,江洲学姐一句“竞选就要竞选最好的!”让杨洋信心倍增,也坚定了她继续留在通讯社的决心。
当被问到“支撑你在通讯社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”时,杨洋提到了一个人:“因为我遇到了温柔的刘诗琴老师,我很感谢她,我的一点点进步老师都会看在眼里,她会毫不吝啬地夸赞和鼓励。”杨洋也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力,幸运的是,她遇到了一群很好很好的伙伴,鼓励她、帮助她、肯定她,让她越来越自信,越来越游刃有余。面对稿件反复斟酌、慎密严谨。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,杨洋稳扎稳打、精益求精,逐渐遇见了更好的自己。
杨洋刚上任新闻部部长的那段时间,正好遇上指导老师休假。部门繁杂的工作任务加上毕业展映的双重压力,甚至让她也曾有过动摇。所幸的是她遇见了一群并肩作战、同频共振的小伙伴,一起解决问题,共同承担着社内的责任。“通讯社里的每个人都很好,在这里可以认识到很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,我们不仅是同事,更是朋友!”平日里偶尔的聚餐放松,新年收到的祝福贺卡,生日时的惊喜礼物,让她时时刻刻都享受着通讯社带来的温暖和感动,收获着不断向前的源源动力。正是这些工作中善意的细节,生活里的小确幸,给了杨洋强大的心理暗示,她如同沐浴在和煦春光之中,照亮前路。
换届时看到学弟学妹们能够接过手中的接力棒,主动担起部门的责任,把各项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,对她来说是一种欣慰——更是一种传承,虽然她无法一直在通讯社工作,但永远有值得信任的人能够将新闻部的工作继续下去。
不屈平凡,不畏云翳
面对未来,杨洋泰然自若。虽然没有清晰的导航,但她有自己的方向。“奉献”在杨洋的身上留下了印记,当内向与奉献不可得兼时,杨洋选择了砥砺那奉献的初心。初入校园,她选择服务班级——担任班长一职,为没有找到未来方向的同学点起一盏小灯。“其实,另一方面,担任班长也是想要锻炼自己。”杨洋坦言。她将此行化作实践的契机,以自己的萤火照耀几分田土,于她而言,便是欣欣向往,便是热爱满怀;同时,这也是她给自己定义的责任与担当,这其中并没有热血澎湃的壮志豪言,更多的则是由己及人的“温度”。
与责任相伴,与担当同行,“使命”二字在杨洋的词典中,并非沉重的压力,而是她服务团队的不竭动力。面对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权衡,杨洋也曾感到迷茫。“身上担着各种责任真的很累,但如果有一群人来帮你就会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。”杨洋拥有握持天平的能力。除了团队的配合,杨洋特别追求效率,每天都能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,从最初的焦头烂额到后来的井然有序,这一路上,她学会了如何合理地安排时间,如何做到张弛有度。通过总结得失,她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,还有对于自己的清晰认知。
三毛曾言:“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,到哪里都是在流浪。”对于杨洋而言,她不再是初入大学时那个不自信、迷茫的自己,杨洋“流浪”的日子已经成为某段回忆。“我期待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人民教师。”她心灵所栖之地便是三尺讲台,未来的她将会拾着“奉献”的初心,坚定不移地在教育这片大海上航行下去,去寻找那一只只等待着她的航船。
“在大学中多去尝试,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”这是杨洋对学弟学妹们的祝愿,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期待。她将带着被美好填满的过去,坚定地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。在大学的生活中,每一段经历,每一次挑战,都带来成长,也埋下希望的种子。许多人的一生都在阳光下细碎如微尘般翻飞跳跃。只是,有人拼尽全身力气,把微尘舞出了光芒。杨洋在寻找光芒的路上步履不停,相信终有一天,她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星空。
季羡林曾说:“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,有时也荆棘丛生。”杨洋在这条漫漫长路上看过花开花谢,潮涨潮落,始终迎难而上,披荆斩棘。在人生的岔路口,她也做过种种不同的选择,有过山重水复,也曾柳暗花明,但当她回首大学生活的点滴过往时,总有一束阳光一直照射在某处山巅,指引她一如既往,始终如一;披星戴月,风雨兼程。
编辑:梅子妍
责编:刘诗琴
审核:李瀚